初步统计,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098亿元,同比多减231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3亿元,同比多增95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54亿元,同比少增167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06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591亿元,同比少4095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3.5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53亿元,同比多404亿元。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将有助于扩大两国间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025年5月9日至1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分别出席在雷克雅未克举行的冰岛央行年度经济会议和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国际清算银行(BIS)行长例会。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5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系统会议,深入学习贯彻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全力推进一揽子金融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并讲话。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现就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为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0%,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5%。
为激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中日韩三方同期举行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就经济形势和区域内财金合作交流意见。潘功胜呼吁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介绍了中方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潘功胜还在会间与日本财长加藤正信、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拉希德进行双边会谈,就全球不确定性对各国影响交换了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5〕77号)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共同做好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